敬业·博学·求实·创新
研究成果
首页» 研究成果» 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与路径探寻   

孙  静

(聊城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山东 聊城 252000

 

摘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理论指导,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思想基石,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而农村文化建设也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两者统一于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满足农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和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立场,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实践,借鉴先进农村文化建设经验,推动农村文化的转型创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农村文化;乡村振兴战略;转型创新

中图分类号:D616;G122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1]。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更应该表现为文化的进步与繁荣。农村文化建设能够极大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并且源源不断地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兴则乡村兴,文化强则乡村强”,而实现“兴”与“强”的文化建设目标离不开科学理论的指导。农村文化建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指引,更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时代内涵,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强大的文化基础。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众多学者对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多角度、宽领域的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进一步展开探讨提供了理论借鉴。当前学术界主要从理论溯源、文献研究和实践价值角度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研究,尤其集中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作用中,但是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视角考察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范围也需要进一步拓展。本文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入手,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方法和立场运用于农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以期为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建设进行路径探寻。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即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研究文化问题,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在精神文化领域的体现,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劳动创造了文化,具有人民主体性、实践性、科学性和开放性等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蕴含严密的逻辑体系,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农村文化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亟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理论支撑,两者在价值取向、发展目标和哲学基础等方面具有内在契合性,辩证认识两者关系是发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作用的理论前提。

(一)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在农村地区统一思想认识,让农民和基层党员理解、认同和践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才能确保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才能科学理解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意义,并自觉投身于乡村振兴实践,形成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强大合力。在精准扶贫取得重大成就的新时代,农村贫困人口逐渐减少,农民在物质条件不断好转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满足,在农村地区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为农民贡献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成果,也能促进农村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增强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认同。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科学指导,乡村振兴势必缺少精神动力,人民群众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难以有效发挥。当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无疑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解决“三农”问题的具体体现。农村文化建设要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大旗,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农村蓬勃发展,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基础,巩固党在农村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阵地,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贯彻实施。

(二)农村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充分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同样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将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不断拓展。农村文化悠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创造了一大批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农村文化立足乡土人情,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善良的中国农民,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村文化受到城市文化的冲击,在很多地区呈现衰落的迹象,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党中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对于农村文化建设而言是一大历史机遇。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的主体地位,从农民的精神需求出发,重视文化创作,创新文化产业,丰富文化生活。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也必将遇到新问题、新矛盾,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也将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新内涵。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和农村文化建设统一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为农村文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指导和理论支持,农村文化建设实践为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提供新鲜土壤和生动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统一于新时代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依然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方式,提高农民和基层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使他们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理论深入研究和回答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而提高处理文化事务的能力,真正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支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党处理农村事务的基本准则,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践的结合无疑是这一准则在乡村振兴事业中的生动体现。因此,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内容,将其创造性地运用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是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的思想保障。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之举,必将带来农村文化的繁荣发展,促使农村文明不断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有机融合。

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价值

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农村文化更是“能够提振农村精气神,增强农民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2],因此,坚定不移地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但毋庸讳言,多元文化思潮也借助宗教、网络等载体在乡村社会传播,使得农民这一庞大群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扰,农村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一定的挑战。此种状况下,只有运用多种方式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以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农民头脑,使之潜移默化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并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作为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指引。惟有如此,才能逐渐提升农民的思想理论素养,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更加巩固党在农村社会的执政基础。作为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建设的思想武器,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能够增强农民对国家和政党的政治认同,有效抵御有毒有害思想的侵袭。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人民立场,在文化产品生产中首先要满足农民对精神生活的需求,用优秀的文化作品影响人、鼓舞人,能够在乡村振兴中凝聚思想共识。因此,以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农村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明确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政治立场。

(二)有助于满足农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3]。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对农民精神需求的满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随着农村生产力快速发展,农民的物质生活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生活水平极大提高,同时精神文化需求也更加强烈,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仅钱袋子要“鼓起来”,头脑也要“富起来”。然而,城乡文化资源分配不均,乡土文化资源逐渐流失,部分文化产业盲目模仿“城市样板”,文化人才短缺,农村非物质文化传承后继乏人等现象仍然存在,甚至一些偏远农村成为文化沙漠,长久以往何谈振兴。如果没有农村精神文明的提升,乡村振兴就成为一句空话。在当前乡村文化建设实践中,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发展方向,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同时,补齐精神文明短板,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对于农民个体而言,有利于获取健康有益的文化体验,满足自身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对于农村而言,有助于培育乡风文明,改善农村整体精神面貌。

(三)有助于提升农村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逐渐向乡村地区延伸”[4]。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下的农村文化建设,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农村传统文化共存共荣的重要途径,能够有效提升农村文化的魅力,进而增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首先,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下的农村文化建设重视农民主体地位,以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养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新型农民为重要目标。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能动性的要素,农村造血式发展必须重视人的培育,只有这样才能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建设者,优化农村文化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其次,农村文化产业亟需打造经营者队伍,这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性与实践性不谋而合。新时代的农村文化产业需要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经营人才梯队,当然离不开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也日益提上日程。再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重视文化的能动作用,积极推进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在深度挖掘农村特色文化资源基础上,利用现代传播手段向外界推广优势项目,有助于打响农村文化产业的特色品牌。

三、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农村文化建设的路径

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统一认识和行动。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原则应用于农村文化建设实践,探寻两者有机结合的具体路径,是全面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要求,也是重塑农村文化自信的必由之路。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人民性,明确农村文化建设主体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人民立场,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作为文化建设的目标。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引领下的农村文化建设,理应把“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始终,明确农民在文化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乡村文化属于内生型文化,发源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实践,凝结了一代代农民的创造和智慧。农民既是农村文化的建设者,也是受益者和评判者,在传承和创新农村文化过程中明确他们的主体地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其对农村文化的情感认同,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

在农村文化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构建农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要围绕“一切为了农民”“一切依靠农民”“农民共享文化成果”等价值理念展开工作。首先,坚持“一切为了农民”的价值理念,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立足点。文化生产首先要满足农民需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通过认真细致的调查工作真正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主体积极主动性的发挥经常源于内心认同感和归属感,只有让农民真正体会到农村文化的亲切感和文化振兴的重要价值,才能从内心催生农村文化建设的强烈愿望。其次,坚持“一切依靠农民”的价值理念,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力量源泉。农村文化扎根于农村社会,是世世代代的农民创造和传承的,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建设必须立足现实,积极培养本土文化人才,深度挖掘本地区农村文化特色资源,推进农村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使农村文化持续焕发生机活力。再次,坚持“农民共享文化成果”的价值理念,这是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所在。可以尝试提高政府财政补贴、与社会资本合作和吸引私人投资等形式降低农民参与文化活动的成本,最大限度扩大农村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使每个农民都能享受文化发展的成果。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实践性,积极开展农村文化实践

实践是文化产生的基础,也是检验文化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标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实践观点,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把理论当做行动的指南而非刻板的教条。城乡一体化进程持续加快,一部分农民选择进城务工,农村文化的氛围逐渐减弱,加上农村社会文化教育资源相对缺乏,很多农民倾向于被动接受文化信息,经常把自己置身于各种文化活动之外,甚至以一种旁观者的身份消极对待,对此,如何把更多农民吸引到文化实践中成为农村文化建设必须面临的挑战。

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活动是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培育农村文艺人才,主动搭建公益性文化平台,组织开展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首先,借助当地民俗活动,加快先进文化与传统习俗文化融合互动,如可以在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等传统节日组织文化晚会、文化知识竞猜和秧歌比赛等形式,既能够增添乡村社会的节日氛围,也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民实际参与。当然农村文化中“也存在大量陈规陋习,蕴含着诸如封建迷信思想以及婚丧嫁娶中的低俗化倾向”[6],在结合民间资源开展活动时也要精准甄别,避免封建迷信活动死灰复燃。其次,拓展农村文化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把先进文化融入歌曲、电影、戏曲和小品等表现形式,弘扬社会正能量,宣传乡村社会的好人好事,展示乡村振兴成果,传播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特别是要善于把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寓教于乐,比如土地流转、农村教育和新型合作医疗等政策。文娱活动和体育活动应经常举行,让农民在休闲中受到文化熏陶,在参与中得到精神满足。再次,不断探索农村文化传播机制。农村文化传播应始终紧跟时代的步伐,随着网络化的推进,农民的日常生活已离不开微信、微博、短视频和网络直播等载体,农村文化建设也要充分利用这些手段,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文化熏陶。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创新性,推进农村文化的转型创新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7]。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认为,创新是文化生生不息的源泉,文化建设要依据时代特征和实践发展作出调整和创新。在农村文化建设中,也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文化成果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积极回应当代农民对文化繁荣的期盼,才能不断焕发生机活力,从而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其中。 

具体而言,推进农村文化的转型创新,主要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打造农村文化品牌。挖掘和提炼农村文化资源,尤其是带有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和旅游文化等,以特色文化为媒介,实现农村文化产业化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渐加快,以农村文化的品牌效应吸引城市居民、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文化振兴,促进农村文化与产业深度融合。二是优化农村文化市场环境。中国市场经济体制日臻成熟,农村文化市场也应进一步完善。“大力繁荣农村文化市场,创作更多适合农村和农民需要的精神文化产品,吸引社会资金投资发展农村文化,培育农村文化专业户”[8]。建立完善的投融资配套政策,从资金、税收和政策等方面对文化产业给予支持,同时鼓励多元资金渠道进入农村文化市场。三是构建人才队伍激励机制。激励机制是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措施,可以对农村人才培养起到促进作用。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物质利益有关”[9],建立物质激励机制是最基本的举措,但物质激励也不是万能的,过度的物质激励容易产成负面效果,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更能调动农村文化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开放性,借鉴先进农村文化建设经验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揭示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认为文化的交流借鉴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村文化有其自身鲜明特色,但“乡村文化的封闭性阻碍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0],因此,新时代的农村文化建设应坚持开放性原则,在交流借鉴中提升文化格局。以前农村文化建设通常采用政府主导的模式,顶层设计和建设资金也来自于财政收入,这种模式极大提升了农村精神文明水平,促进了很多农村地区的文化进步。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多样化和特色化逐渐成为农村文化的优势所在,农村文化再也“不能千篇一律、一个模式、一种格调”。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坚持“世界历史”观点,认为民族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世界历史语境中进行探析,不能人为隔断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联。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在重视自身历史发展和特色资源前提下,还要从其他国家乡村文化建设中借鉴有益成果,在开放交流中得到创新性发展。一些发达国家在农村文化治理中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果,如英国自21世纪以来,重视农村自然风光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创造美丽乡村环境;日本发动“造村运动”,不仅重视物质性“造物”,同时重视精神性“造人”。虽然发达国家的政治制度和国情与中国不同,但在乡村建设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仍然值得研究和借鉴。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文化建设应始终坚持开放性格局,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建设和其他国家乡村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在交流借鉴中促进农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16-17.

[2]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405.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4.

[4]欧阳友权,吴  钊.互联网+”与中国文化产业[J].求索,2016,(4):12-16.

[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6]张建荣,毛娅楠.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6):1-7.

[7]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27.

[9]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格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10]罗志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经验[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1):35-42.

[11] 王宁.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发展进路 [J].湖北社会科学,2018,(9):46-52.

[12]吕宾.乡村文化振兴视域下乡村文化重塑的必要性、困境与路径[J].求实,2019,(2):97-112.

[13] 张春艳.新媒体语境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长白学刊,2020,(4):140-146.

 

本文发表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收稿日期:2020-07-02

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8CMYJ06

第一作者:孙  静(1981-),女,聊城大学讲师,博士,从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